贵阳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的典型调查与对策研究

发布日期:2021-02-02 10:05  来源:贵阳市科协  字体:【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2020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强调“将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按照世界银行关于小农户户均耕地面积低于2公顷的定义标准统计,我国现有2.6亿小农户,约占农户总数的 97%。小农户能否融入到产业链,关系着农民能否获得稳定的产业发展收益、抵御市场风险和实现稳定脱贫。由于我国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小农户仍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主力。据第三次农业普查的数据显示,贵阳市有小农户38万户。在当前统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关键时期,开展贵阳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的典型调查并提出对策建议,对促进贵阳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助推乡村振兴仍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贵阳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的典型调查

(一)小农户的特征

  1.综合素质较低

  调研显示,从小农户一般人口学特征来看,小农户的综合素质较低,特别是年龄结构与受教育程度两个指标来看,劳动力老龄化严重,受教育程度偏低。

  2.收益率低

  小农户对自有土地的规划及利用不够科学,导致土地的利用率较低,特别是在产品流通及农产品的加工层面,农户的收益率更低,无法通过农产品的种植来获取更多的附加值。

  3.经营分散

  调研显示,以种农作物为主要经营内容的小农户占总体的约 75%。经营不同类型农作物的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程度有差异,以蔬菜、精品水果为主要经营内容的小农户融入程度最高。

  4.经济理性

  小农户在产业选择、融入产业时,表现出经济理性,厌恶风险,一定程度上制约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难的推广利用。

(二)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的典型案例

  案例1:农投企业带动小农户在土地入股分红、参与生产等环节融入产业链

  清镇市红枫湖镇骆家桥村位于清镇市区18公里,全村共589余户,2469人,总面积8.91平方公里。骆家桥村蔬菜产业发展主导力量是政府背景的平台公司,小农户通过流转自己的土地,参与蔬菜产业发展,获得稳定的土地租金收入,而且20年的租赁期和每3年上涨的租金,免除了小农户对土地价值低估的担忧。部分小农户从最初仅流转土地,不参与蔬菜基地种植务工;到获得稳定的土地流转收益后,积极参与生产,甚至开始返租倒包,参与承包经营,小农户融入蔬菜产业发展的程度不断加深。

  案例2:食品加工企业牵头,培训、引导小农户在种植生产、加工、包装等环节融入农业产业链

  贵州乐葵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10月,公司标准厂房3800平方米,注册资金500万元,总资产2000万元,员工100余人。该公司计划年产300吨刺梨深加工项目的原材料,主要来自于种植刺梨的小农户,与小农户签订收购协议,明确收购价格,并给予小农户优先到公司就业的机会,免除小农户的后顾之忧。在该模式下,小农户仍然保留土地自主经营权, 依然是生产的主体,小农户从被动融入变为主动融入,在农业产业链中分得一杯羹。

  案例3:农户自发抱团,主动在种植生产、冷库储存、包装销售等环节融入农业产业链

  谷堡镇平滩村位于修文县城西北面,距县城20公里,总面积为6.2平方公里,辖11个村民组717户2337人。平滩村协调银行贷款全力支持小农户发展,筹措资金完善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2019年,鲜果销售收入实现1.48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08年的5134元提升至21500元。谷堡镇平滩村猕猴桃产业发展是小农户“自下而上”自发抱团发展,由村里能人带头发展,其它小农户主动融入,让小农户对猕猴桃产业发展增加了信心,主动融入整个产业发展链中。

  以上三个小农户融入产业链的典型案例,其主导力量、生产主体、实现方式、农户参与程度等均有差异,但无论是何种力量主导下的经营模式和生产方式, 都解决了小农户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要素缺失、市场信息不对称、抵制市场风险弱的问题, 且把小农户有力的组织起来、带动起来,为小农户发展产业和融入产业链注入信心。

(三)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的阻碍及原因分析

  1.能人“剥夺”剩余利益

  小农户普遍存在对农村能人“剥夺”剩余利益的担忧,这种担忧影响小农户的融入动力、参与积极性,不利于小农户的发展。加之“大户吃小户”等问题的客观存在,影响小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发展的意愿。

  2.缺乏长远眼光

  小农户由于对商品市场信息了解不足和参与市场经济经验较少等原因,缺乏长远眼光,制约参与积极性。缺乏长远眼光的小农户,往往思想保守、畏手畏脚,这些制约了参与积极性,导致小农户的融入程度不深。

  3.生产耕作的路径依赖

  小农户由于长期的生活习惯、耕作习惯、经营习惯,对熟悉的农作物及养殖,产生了严重的路径依赖,很难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去接受新思想、新想法,对新产业或新的发展模式难以接受,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农户融入产业链。

二、促进贵阳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的对策

  (一)完善农业生产体系

  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可以依托设施农业,构建不同的利益联结方式,组织带动小农户积极参与到各生产环节,深度融入到农业产业链。强化对小农户的技能培训。鼓励小农户接受新技术培训,引入现代生产要素改造小农户,提升农业生产标准化、绿色化水平,有利于小农户适应和容纳不同生产力水平,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不掉队。

  (二)完善分红机制

  坚持“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正确处理好小农户与企业、合作社等农业机构的利益分配和调节关系才能真正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三)尊重小农户意愿

  各地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小农户在利用自然资源、应对自然、利用各类信息做出理性判断等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根据小农户的发展诉求,实施更多有针对性的精准带动措施,帮助小农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四)强化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

  建议有关部门增加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关社会责任意识方面的培训,提高责任感,帮助合作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真正的服务小农户、提高小农户、富裕小农户。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文章】